數百名老年人被騙,藏品詐騙團伙36人被公訴
時間:2022-12-09 19:51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數百名老年人被騙,詐騙團伙達36人這不是我院辦理的第一起收藏品詐騙案,但在犯罪金額、涉案人數等方面均創下新高,且犯罪團伙所使用的詐騙手段也更加隱蔽。近日,海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詐騙案件,再次給老年人敲響警鐘。
2018年至2021年5月,被告人趙某(另案處理)先后在本市通州區、豐臺區、海淀區、東城區等地注冊成立多家文化藝術公司,后利用涉案公司伙同被告人錢某等36人在海淀區等地,通過線上電話邀約及線下門店攬客等多種方式,邀約老年人前往公司參觀、面談,后宣稱涉案公司出售的字畫、錢幣等收藏品具有巨大升值空間,并虛構被害人購買后公司能夠幫助高價出售、回購,或將其自有收藏品高價出售的事實,以出售收藏品、繳納保證金等名義,騙取被害人孫某等數百名老年人錢款逾千萬元。
經被害人報案,被告人錢某等36人于2021年5月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近日,海淀法院已對本案公開開庭審理,現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檢察官介紹,本案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依舊是高價代賣、保價回購、升值空間巨大等虛假承諾,不同于以往的是上述承諾均未落在紙面上。另外,被告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犯罪手段還采取了雙保險措施在部分老年人以入會、交費等名義交錢后,被告人會交付老年人一些書畫、錢幣藏品以及購買憑證,當老年人質疑時則會答復稱是作為繳費憑證或是一種擔保。在事后的回訪記錄中業務員又通過打親情牌等方式繼續欺詐老年人,讓老年人回答稱公司出售藏品時沒有承諾保值。如此一操作,老年人就被包裝成了涉案公司藏品的買受人。
另外,多數被告人具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其會盡可能的要求老年人支付現金,盡可能不提供票據或是少提供、假提供,而在微信對話中也很少以文字方式與老年人溝通代賣、保值等關鍵事宜,而是表示電話說、當面說等等,這些反偵查手段也著實給司法機關查證犯罪事實帶來了阻力。
檢察官提示:藏品投資需謹慎。字畫、錢幣確有一定的文化藝術價值,出于個人愛好或是能夠慧眼識寶的話,可以適當購買。但如果出于投資目的,還需通過豐富、專業的知識儲備去辨別真偽、判斷投資前景,對于賣方給予的保值、增值承諾我們更應提高警惕。
從大量案例中發現,當老年人簽下個人信息領走免費雞蛋、水杯等禮品時,已經為被騙埋下了第一個伏筆。檢察官指出,防騙首先要加強個人信息的保護,不要因小惠小利輕易泄露個人信息,而對于個人手機則更是不能隨意讓他人操作,以免被盜刷或被迫消費。
同時,涉老型詐騙案件中還存在一個突出的共性問題,那就是部分老年人付款后沒有留存或索要消費憑證的意識,這就不利于司法機關足額認定其實際遭受的經濟損失。所以,建議大家要提高留存付款憑證、購買憑證的意識,對于銷售人員要求現金支付、或是刷卡憑條與商戶名稱不一致的,還需通過讓銷售人員另行出具收據等予以印證,以便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數百名老年人被騙,藏品詐騙團伙36人被公訴
本文出處:http://www.www.c4dh.com/news/news-quanyi/2821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