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題為健康中國,智慧醫療的2022中國老年健康論壇在線上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病醫學專家以及工作者們匯聚云端,共享了一場老年健康醫學的學術交流會。
本次大會主席、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黎健教授在大會致辭中指出,隨著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新醫改的深入推進,老齡化快速發展帶來的醫療健康需求與挑戰,疾病譜改變和醫學模式轉變的新格局,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對全社會的生活和健康既產生積極影響,又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所有這些因素和問題綜合在一起,對創新引領大健康理念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地位,確立老年醫學和老年健康在健康主體的價值,創造性地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健康老齡化的社會發展模式和目標,將產生積極意義和重大作用。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及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王佩娟在大會致辭中指出:老年人健康快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我們要積極協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促進實現健康老齡化。她指出,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有效延長健康生命周期,將是老年醫學的研究重點。
圍繞老年健康話題,今年主旨論壇共有9位院士和5位專家做了學術報告,10個分論壇70多位專家學者的學術演講,本屆論壇還設立了中西醫結合防治、老年藥學、心電、老年骨科、血液學、生理衰老與干預等10個分論壇。
在院士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做了關于整合醫學,從醫學知識到醫學知識論的報告,他指出,整合醫學的提出,就是研究醫學知識本質特征,價值取向,特別是形成方法的認識論,它是指導醫生合理應用醫學知識,正確防治疾病的認識論和方法學,它是利用普通的醫學知識,凝練升華成高級的醫學知識,是以知識來創造知識的認識論和方法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卞修武在論壇上用大量案例從病理變化等三個方面做了新冠肺炎病理特征與發病機制的報告,并特別強調指出,病理學在整個醫學發展和進步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重大疫情來臨而病因不明,診療方案不足的情況下,重大傳染病的遺體解剖和相關發現對提高救治水平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德培做了《靶向細胞衰老,延緩血管衰老和相關疾病》的報告。他從遏制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的靶向細胞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延緩血管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的方法。
在分論壇青城康頤青年論壇上,青年學者們做了基礎與臨床的相關科研報告,其中不乏廣大老年人十分關注的健康話題,例如中國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陸治名的研究報告《疼痛對社區老年人跌倒的影響及失能的中介效應分析》、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江鵬程的研究報告《老年人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及影響因素分析》、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李榮的研究報告《百歲老人休閑活動與身體活動對CIMT的影響》、解放軍總醫院王子乾的報告《664例社區高齡老年人衰弱與失能的發生率及相關性分析》等。
在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全國骨科5個新技術臨床應用指南,學會團體的3個標準,同時宣布《老年病學-骨科學》的正式出版。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指出,骨骼衰老疾病是影響我國老年人群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高,危害大,是科研人員和臨床醫生的重要課題,標準從立項研究編制征求意見到完成送審,回應了社會迫切需求,凝聚了頂級專家智慧,建立了一流標準,為行業后續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老年病學-骨科學》一書系統介紹老年骨科疾病流行病學的特征,病理表現,臨床癥狀及最新的診療進展,對開展骨科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參考的價值。
本文標題:老齡化社會,如何應對醫療健康需求與挑戰
本文出處:http://www.www.c4dh.com/news/news-dongtai/1730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